中新社北京7月16日電 題:中拉加強經貿合作意在“結對子”而非“插刀子”
  中新社記者 石岩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這是即將開始對拉美四國進行國事訪問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於中拉關係的期許。作為就職國家主席以來對拉美的第二次訪問,習近平此行蘊藏的經貿合作機遇,成為國際社會關註的焦點。
  “中國向來重視與拉美的合作,而同很多拉美國家發展關係時,往往是從經貿合作開始的。”曾任中國駐阿根廷、巴西、墨西哥大使的沈允熬告訴中新社記者,“近年來的合作是對以往成果的繼承和發展。”
  中國商務部提供的數據顯示,近年來,中拉雙邊貿易規模迅速擴大。2013年,中拉雙邊貿易是2000年的近21倍。2013年,中國是拉美僅次於美國、歐盟的第三大貿易伙伴,拉美是中國的第七大貿易伙伴。
  “可以說,中拉關係發展速度之快,超出了人們預料,非常可喜。”前中國駐烏拉圭、委內瑞拉大使王珍向中新社記者指出。
  王珍說,近年來,拉美日漸成為中國投資的重要目的地,雙方不僅在能源、資源上合作步伐加快,更在農業、基礎設施、機械製造及高科技領域加強了合作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因素”對於拉美的經濟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提振作用。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原副所長江時學向中新社記者指出,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擴大了對海外資源的需求,這使大量出口初級產品的拉美受益匪淺。與此同時,中國出口到拉美的物美價廉的商品還有利於拉美控制通貨膨脹的壓力。
  然而,以美國為代表的個別西方國家卻對此充耳不聞,甚至作出種種無端揣測,他們指責中國僅僅從拉美進口初級產品而非工業製成品;更有輿論指,中國的出口產品加大了拉美製造業的壓力,進而損害了拉美長期發展的能力。
  對此,多位接受中新社記者的專家學者指出,這一認知的背後,是美國擔心拉美這個傳統“後院”的勢力範圍會受到影響的心理在作祟。在一些人看來,中國正在美國的“後院”“插刀子”。
  “中國與拉美加強經貿往來,是雙方共同的需要,而非針對某一國。”沈允熬強調。他並指出,對於“拉美是美國後院”的肇始者“門羅主義”,不僅拉美國家不會答應,美國國務卿克裡日前也公開聲明,“門羅主義”的時代已經終結。
  對於美國因素的影響,江時學建言,中美兩國的相關領域官員應該加強對話,同時,作為“後來者”,在開拓拉美市場時,中國企業應加強與美國企業的合作。
  與此同時,由日漸頻繁的雙方高層互訪推動的中拉經貿合作,也將以不爭的事實證明雙邊關係的互利性。
  “拉美地區此前的區域性合作很多,2011年拉美及加勒比國家共同體的成立,為中國從地區層面上發展與拉美整體合作提供了契機與條件。”王珍指出。
  值得註意的是,習近平在此次出訪拉美四國前夕接受拉美四國媒體聯合採訪時表示,目前,建立中國—拉共體論壇的條件已經成熟。這標志著,中拉有望以中國—拉共體論壇為平臺“結對子”,實現多層次、高水平、寬領域的合作。
  “儘管中國與拉美的經貿合作還面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只要雙方堅持互利共贏的態度,共同努力,就一定能促進問題的解決,為中拉經貿合作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動力。”王珍說。(完)  (原標題:中拉加強經貿合作意在“結對子”而非“插刀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xlmsubdwy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